管理到底是什么?如何学习管理?
2017.02.03
文|王家骢
每天我们都在谈论管理,但很难给“管理是什么”下一个清晰的定义。可以说管理范畴十分宽泛,无处不在。企业需要管理,学校需要管理,医院需要管理,家庭需要管理,时间需要管理,甚至人生也需要管理。“管理成就生活”,管理已经成为现代人的生活方式,是一种life style。
今天,只在商业范畴讨论“管理是什么?”。
管理不是一个流程,而是一个结构(configuration)。学习管理不能用机械的线性思维,必须采用生态系统的思维模式。彼得德鲁克在《管理:任务、责任、实践》前言中的第一句话,即道破天机。他说“管理作为一门学问是多维度的”(As asubject management is multidimensional )。多维度即结构,是非线性的。
让我们来看一看管理包括哪些维度。
首先,管理是一门独立的学科。管理是一门综合学科,它不隶属于经济学、社会学、政治学,但是却与这些学科有密切的关系。
管理又是一门年轻的学科。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,管理也不过60多年的时间。有人说1954年11月6日是现代管理的诞生日,因为在那一天彼得德鲁克划时代的著作《管理的实践》正式出版。
彼得德鲁克的管理是一门实用的学科,它的实用之处在于告诉了管理者该做什么。“该做什么?”是彼得德鲁克之前是一个空白,被人们忽视,是 “areas of ignorance”。彼得德鲁克的贡献在于他填补了这个空白。
在彼得德鲁克之前,大多数人都在讨论“如何做”的问题,特别是以泰勒为代表的“科学管理”。不能说泰罗是错的,他对社会的贡献巨大。因为有了科学管理,才有了“生产力革命”,有了劳动效率的极大提升。
在泰勒时代生产的任务是明确的,清晰的,是给予的(given)。管理者只需要问如何做,如何实现目标即可。科学管理通过设计流程,改善工具大大提高了劳动工人的生产力。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组织的发展壮大。接踵而来的不是生产问题,而是管理问题。例如,人该怎么管?如何激励?如何让企业在变化当中不被淘汰?企业的目的是什么?现代组织应该如何管理?这些问题催生了现代管理。
管理的另外一个维度是人。彼得德鲁克说:管理不仅仅是任务,也不只是一门学科,管理也与人密切相关。
经济学,起码古典经济学,是研究商品流通的学问,与人割裂开来。管理研究的是组织。组织是由人组成的。没有人,厂房只是一群建筑,机器设备只不过是一堆废铜烂铁。是人构成了组织。
组织本身没有意义,更没有灵魂,没有生命。管理者赋予组织意义的人,管理者赋予组织以生命。组织的成败也是管理者的成败。组织规模大小,格局高低完全取决于管理者的眼界与格局。提高管理者的眼界,扩大他们的格局也是管理的维度之一。
“劳动”(work)是管理的另外一个维度。工人做工是一种劳动,农民种地也是一种劳动。工人做工有机器,农民种地有爬犁。操作机器是一种技能,使用爬犁也是一种技能。管理也有管理的工具和技能。管理者的工具是知识,是信息。如何使用知识,如何解读数据并从中获得信息是管理者的技能。
管理也是做人。“管理主要是以身作则”。管理者的品格、诚信,是他能否有领导力,是否有追随者的基石。品德缺失的人很难拥有追随者。彼得德鲁克说领“导者唯一的正确定义是有追随者的人”。管理者必须学会做人。因此也有人说做人即做管理,做管理即做人。
彼得德鲁克认为,做好管理首先要问“管理的任务是什么?” 学习管理首先要问“该做什么?” 而非先问“如何做?” 弄明白自己该做什么比了解如何做,对于任何管理者来说都更“实用”。问“该做什么”好比确认跑步的方向,问“如何做”好比问如何提高跑步的速度。当跑步的方向错了,跑步的速度越快离目标就越远!
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,有些概念在不断地完善。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十分重要。随着组织的变化,管理工作越来越复杂。因为复杂,管理就不可能简单的凭借常识或经验完成。必须在理论的指导下管理者才能够用基础概念,举一反三地做好管理。经验虽然宝贵,如果缺乏基本概念或者理论支持,管理者在遇到不同问题时便会手足无措。
管理的基础知识或概念极为重要。生活中,人们需要有概念生活才能够美好。例如,我们很难一只苹果吃两次,如果没有苹果的概念,每次遇到一只苹果时都要问这个东西是什么?吃起来是什么味道?对身体有何好处?生活节奏会大大受阻。决策的速度会放缓。管理也是一样。如果没有管理的基础概念,遇到新问题只能从过去经验中找答案,而过去没有遇到过同样的问题,管理很难做到卓有成效。
学好管理需要有新知识,掌握新技能。思维能力是管理的基石。管理者需要培养“底层思维”(fundamental thinking)。学习底层思维是学习管理的第一步。
Copyright ©2019-2020 苏州智健汇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19033803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