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识管理

General  knowledge  management

基于国际权威领导力模型和最佳实践,根据企业战略、人力资本等实际情况,针对现有岗位领导者以及高潜后备人才,量身定制领导力发展项目。服务内容包括:搭建基于领导力素质模型的选拔、发展、测评体系;提供课堂培训,领导力发展教练、行动学习、导师制等多种发展解决方案。


明德开讲:梁漱溟与德鲁克(三)




明德开讲:梁漱溟与德鲁克(三)

 

2017.04.25

 

文|王家骢

 

今天继续说说《梁漱溟先生讲孔孟》。

 

前两天我们讲了孔子最重要的一个态度“仁”,这是孔子“一以贯之”的那个“一”。仁,也就是“一切的对”。

 

我们跳过孔子第二到第六个态度,直接讲他的第七个态度非功利。这个态度对于企业或在企业中的个人非常重要。

 

不是说第二到第六个态度不重要,人生之乐,看自己,看当下等都非常重要。例如,看自己。我们前几次也说,知识社会,“君子求诸己,小人求诸人”,就很有必要。每个人都要学会“自救”。任何企业,任何个人都不可能永远依赖别人提供技术,提供知识。彼得德鲁克也说一个国家不可能永远依靠进口技术发展经济。那样只能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跑。

 

在管理中彼得德鲁克也看到了功利主义的危害。

 

先来说一说如何区分功利和非功利。

 

梁漱溟先生在该书的第80页给出了这样的区分。他说“功利与非功利之区别不是内容的不同,完全是一个态度的不同。” 功利与非功利也不是内容或事实的不同,“所以事实上不管他像功利派也好,非功利派也好,只要他态度是一个非功利的态度就对了。”

 

什么是态度上的非功利?

 

我们能帮助大家去省觉的有一句话,就是不失掉现在生活的趣味,事实虽像功利派,而实是非功利派。若失掉当下生活的情趣,这通是功利派。”

 

墨子一流在态度上是典型的功利派。功利派往往将手段与目的分开。

 

《墨子公孟篇》上说:子墨子问于儒者曰‘何故为乐’,曰‘乐以为乐’。子墨子曰‘子未我应也’,今我问‘何故为室’,曰‘冬避寒焉,夏避暑焉,室以为男女之别也’。则子告我为室矣。今我问曰‘何故为乐’,曰‘乐以为乐’,是犹曰‘室以为室矣’。

 

墨子问儒者,为什么要有音乐,儒者回答说,音乐就是为了娱乐。墨子说,你没有回答我的问题,我问,为什么要有房子,如果你回答说,房子是为了避寒驱暑,为了有别男女,这是在回答我的问题,告诉我了盖房子的因由。现在我问题,“为什么要有音乐”,你回答说“为了音乐而音乐”,这就好比回答说“为了房子而房子”,是所答非所问。

 

功利派要求做所有的事都要有个目的。然而乐,是人生的趣味,是“生命之最后,也是生命之开头,它没有可解释的”。

 

由此可知评判是否功利派,就看他是否失掉了“当下生活的情趣”。“看当下”是孔子的第五个态度。这里不展开来说。

 

当今社会人们习惯将事物分成目的与手段。这样的分别原本只是为了讨论的方便,是一种理论上分别,也是假分别。有些人由于缺乏思考便弄假成真,认为事物真的有目的与手段。梁先生对此有一段精辟的论述,他直接指出了做真分别和功利派的危害。“若当作真的分别,那就错误而且危险,就是将整个的人生生活打成了两段,把这一截完全附属于那一截,而自身无其意味。”

 

将生活打成两截或者多截,错误地认为这一截是为了下一截人生做铺垫,整个人生就必然是苦。例如,人们常常错误地认为只有吃得苦中苦,方能为人上人。今天的苦是为了明天的甜。

 

家长父母、学校老师通通为孩子们灌输这种苦的意识,认为“学海无涯苦作舟”。

 

小孩子三岁便教会他要学会吃苦、要刻苦,否则就不能考上好的小学。小孩子刻苦了四年,死记硬背一些诗歌文字,七岁考上了附近的一所小学。于是家长小学老师又鼓励说,小学六年一定要刻苦,否则考不上好初中。于是乎孩子又开始刻苦。苦了六年,好不容易考上了初中,兴奋了两个星期,又被初中老师告知,要刻苦,否则将来考不上好的高中。

 

初中三年之后,考上了重点高中,兴奋了10天,又被高中老师和家里的亲朋好友告知,不容易,一定要继续刻苦,将来才能够考上好大学,否则前功尽弃,这些苦就白吃了。于是苦命的孩子又开始刻苦。

 

最后终于考上了名牌大学,刚进学校两个星期,兴奋期还未过去,又被学校老师告知,必须要刻苦,否则将来进不了好的企业。大学四年又是苦。

 

刻苦四年,毕业之后进了著名的企业,又被企业老板告知,要努力,要刻苦,20年以后你才能够做到某某的位置。20年以后终于做到了某个位置,回头一看这一生都是苦。忘掉了人生的趣味,人生没有乐趣为真是苦不堪言。

 

一个认为人生是苦,没有乐趣的人必然缺乏幽默感,没有幽默感的人很难创新。企业需不需要有创新能力的人?如果需要,管理把工作环境弄得苦不堪言,请问创新人才从何而来?

 

梁漱溟先生警告说“天下最危险的事,就是怕人没有生趣,一个人觉得他没有生趣,便要闹大乱子,社会就要掀动。让人丧失生趣的就是算账,是功利的态度。人好的行为,通统是从和乐的心理出来。” 社会如此,企业又何尝不是如此?企业管理也要让人有生趣,这个生趣就来自彼得德鲁克说的“成就感”。

 

现在企业常用的激励人的方法是胡萝卜加大棒:物质激励和管理者权威。而这两种激励方法都是基于人性弱点的激励。人性的弱点是恐惧与贪婪。我们在前面提到过“管理的本质是激发和释放人的善意”。

 

或许有人问,企业要有个目的,是否与梁先生说的矛盾呢?

 

我认为,两者之间不矛盾。首先,孔子所讲是从个人的角度谈人生态度。企业则是一个人工生命体。作为一个人工生命,需要人赋予它一个目的。企业或组织是一个工具,任何工具都要有其目的。所以说二者之间不矛盾。

 

如何给企业一个目的,为什么企业要有个目的?我们讲到《人类简史》时再说。

 


Copyright ©2019-2020 苏州智健汇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  苏ICP备19033803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