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识管理

General  knowledge  management

基于国际权威领导力模型和最佳实践,根据企业战略、人力资本等实际情况,针对现有岗位领导者以及高潜后备人才,量身定制领导力发展项目。服务内容包括:搭建基于领导力素质模型的选拔、发展、测评体系;提供课堂培训,领导力发展教练、行动学习、导师制等多种发展解决方案。


管理与中医



管理与中医

 

2018.03.26

 

文|王家骢

 

古人云“不为良相,便为良医”。整治国家、救人性命皆可用中医之术与思维。现代管理学与中医,为慈善之术。二者相通。

 

中医为治人之学,管理为治企业之术。

 

医术之所以可治国,使一人成为良相,盖因人与国皆为生命体,差异所在只是前者为自然生命,后者为人工生命而已。

 

管理学亦是人学。管理乃富国、强兵、安邦、立业之术。上用,可以整治国家之乱;中用,可救企业之危难;下用,可解员工之痛苦。管理不当,国家不富,民族不强。国不富则兵弱,兵弱则国危。故此,管理乃富国强兵之本。各界人士不可不察,不可不知,不可不学。

 

学习管理必立足于完整之思维与知识体系。知识体系需借西方之方法,又必须与本土文化相结合。故学习管理必须打通东、西文化之途径,做到学贯中西。

管理与中医1.jpg

今人学管理,宜将企业视为有机体而非无生命之机器。但凡生命有机体,无论自然与人工,皆可用阴阳寒暑、四时五行的观点思考与对待。

 

将企业视为一个有机体之人西方早已有之,如彼得·德鲁克。

 

中医原本为养生之学,其重点在防,不在治。管理之目的是令组织健康长寿。上医治未病之病,中医治人,下医治病。最佳的企业管理也是“治未病之病”。

 

中医讲求“辩症论治”,不可教条或千篇一律。企业管理亦是如此。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克利斯坦森认为,企业有发展周期,如创业期、成长期、成熟期、衰退期。发展阶段不同,问题也不一样。管理所需技能亦有所别。

 

管理涉及问题无外乎人与事,因此必然是定性与定量。中国人擅长定性,西洋人擅长定量。定性注重效能,定量关注效率。“人”事必以人文社会学知识为基础,“事”事则可以科学为领纲。

 

中医有三足鼎立之巨著,曰《内经》,曰《伤寒》,曰《本草》,成书历时几千年,故此学习实属不易。非花时间与气力不可得。

 

管理也有三足鼎立之巨著,曰《实践》,曰《卓有》,曰《创新与企业家精神》,成书跨时三十载。所以学习必须耐心与艰卓。非花时间与气力不可得。

 

中医认为人的疾病与天地、阴阳、四时、五行、寒热以及人的情志相关。

 

管理的核心是人,企业也存于天地间,其行为由管理者决定。企业行为必然受人的情志、天地变化、阴阳、四时、五行影响。故此,做事先学做人。

 

学习管理,做好管理讲究一个“诚”字。《内经》有云,“大医精诚”。

 

如何用人为管理之精要,一旦用错人,满盘皆输。但是用人不可以学历为马首是瞻,要公平,给所有人机会。

 

行医要有同情心方可做“苍生大医”,管理也要有同情心,一视同仁。孙思邈云“若有疾厄来求救者,不得问其贵贱贫富,长幼妍媸,怨亲善友,华夷愚智,普同一等,皆如至亲之想。亦不得瞻前顾后,自虑凶吉……见彼苦恼,若己有之,深心凄怆,勿避险巇,昼夜寒暑,饥渴疲劳,一心赴救,无作功夫行迹之心,如此可做苍生大医”。

 

大致意思是说,凡是来求医问药的人,皆要一视同仁,不可以贫富贵贱而歧视,也不可以长幼丑美而划分,华人、夷人皆一视同仁。要有同情心,视彼之疾苦如自己之疾苦,有疾病需救治这,必须不畏艰苦跋涉,白天黑夜,路途远近,必全力以赴前往救治,没有一丁点的应付之心,只有这样才能成为“苍生大医”。

 

管理这也应该本着此心看待下属,看待客户,只有如此才能够将企业做大。

 

人体有心肝脾肺肾等器官。器官之功能各异,要各司其职,不可越俎代庖。器官不能为身体做贡献,必被强行摘除。

 

企业是社会之器官,管理是企业之器官,如不能为社会或企业做贡献,也难免有被淘汰之虞。

 

每个组织都应该各司其职。学校有学校之功能,医院有医院之责任,企业有企业之功效,不可混淆。学校、医院不宜以盈利为目的,要以为社会培养人才、帮助恢复病人为目标。

 

中医,人之健康学,管理,企业之健康学。情理相通,故有此之联想。


Copyright ©2019-2020 苏州智健汇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  苏ICP备19033803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