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特别推荐)一场关于“组织健康”的讨论
2018.06.28
文|明德学堂群友
【注:我们无法把一家企业拉到医院做检查。如何知道一家企业是否健康呢?今天,明德学堂群友就这个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,甚至是辩论。我们认为各抒己见是一种健康的事情。为了让更多的人受益,特别将讨论的内容公布出来,供大家参考。问;是群主在问。答:是群友在答。群友:是群友在问问题或发表议论。】
问:抛一个话题吧。看一个人,不需要知道他的体重就知道他是否肥胖是否健康。如何看一家企业是否肥胖或健康呢?
答:经营绩效。
问:还有吗?不过有时候经营绩效好比肺结核病人脸上的红晕,也许这不是最佳的指标。
答:员工的精神面貌、办公场景的状态?
答:员工的成就感。
答:要走一圈,看一看,听一听,闻一闻。
问:要走一圈,看一看,听一听,闻一闻,员工的精神面貌、办公场景的状态,员工的成就感。都很赞。还有吗?
答:和接触的各层级的一聊,看看他现在做什么、关心什么、想干成什么,大概就了解啦。
问:嗯嗯。我再继续问问题哈。医生如何给一个病人看病?
答:首先是医生必须是健康的。健康的人不需要医生。
问:当人病了之后呢?
答:其实多数病人都是自我恢复的,除了红伤急症。自我恢复不了的,医生其实也治不好。
评论:好多病人也是因为没有及时治疗而死掉了。医生只能治病不治命。
答:其实也许不该叫“病人”,叫偏离“健康状态的人”可能更好一些。
这文字游戏玩的,有病就是有病,叫什么都不重要。
群友:可能需要先统一一下对“病”和“医”的认识。
好,听听你的意见。
群友:好。这里先提个问:什么是病?
别百度啊,请根据主观认识回答。
问题是你提出来的,我们在听你的答案。因为我们不知道什么是病[呲牙]
群友:好吧,谁没病?
我们也许可以从三个角度看“病”。
即甲方、乙方和丙方。
我没病,所以我不需要看医生。但是,如果我觉得不舒服,我不会等着它自愈,我会去看医生。
你这是甲方视角,即主观角度。
好,那乙方和丙方是谁呢?
比如说,现在,你是甲方,我就是乙方,其他人就是丙方。
问:嗯嗯,丙方包括医生对吧?
现在甲方忽然感觉自己不好了。他其实可能有多种判断,多种选择的。比如扛一下、百度一下、翻翻药、问问朋友家人或者找医生……
不是感觉,是的确。你可能认为我是感觉不好,但对我来说,我是的确不好。比如说胃疼,没人说“我感觉胃疼”。
甲方直接寻找接触的人就是乙方,乙方有乙方的看法,不一定和甲方一致。然后,存在一些旁观者,是丙方。他们往往不吱声,就像除了你我之外的其他群友。
结论:“病”,可能是偏离“健康状态的”一种感觉和判断。
问:健康的状态是什么?为什么会偏离呢?偏离了以后怎么办呢?
答:甲乙丙的看法可能一样,也可能有出入。检验标准是“成果”。
问:这个标准以谁的为“准”呢?
答:可能是甲的。
问:那不成了讳疾忌医了吗?
群友:一个合格的医生在给患者诊病时,应该考虑至少三个层面的问题,即生物因素(指患者躯体的功能和结构)、心理因素、社会因素。其过程可以包括询问、倾听;观察、诊查;分析、诊断、评定;最后是治疗计划的实施。实际上也可以说是一个管理过程。
问:我抛一个话题吧。我们看一个人,不需要知道他的体重就知道他是否肥胖是否健康。如何看一家企业是否肥胖或健康呢?这是今天的问题。也就是说,判断标准的问题。从三个方面判断是客观的。
群友: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“什么是一个企业健康的客观标准”。搬好小板凳坐听。
以下群主的发言。
企业作为一个“社会机构”,首先要考虑其持续发展的问题。因此,它必须建立良好的培养人才的机制。人才培养最关键的是独立决策的能力。如果一家企业是金子塔结构的,这很不利于培养独立决策的能力。缺乏培养人才机制的企业,在组织结构上是不健康的。
其次,企业是一个经济实体,它是否健康要看几个关键财务数字,如ROE,ROI,现金流,负债率等等。这些指标都有最低要求。如果不达标,则企业在财务方面是不健康的。
其三,产品一旦上市就已经过时,一家企业是否有很强大的研发能力及创新能力,决定了企业是否有后劲。如果没有新技术、新产品储备,企业在运营方面是不健康的。
其四,企业是社会的器官,它必须自己创造良好的商业环境,承担起社会责任。一个不肯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,将遇到被逼关门的风险。从社会的角度看它是不健康的。
其五,企业是由人组成的,业绩是有员工创造的。如果员工缺乏成就感,他们会用脚投票。没有了优秀人才,优秀的员工,企业是不健康的。
其六,人力资源是唯一可以扩张的资源,人的潜能是无限的,如果一家企业不持续培训员工,提高他们的能力,企业最终是“罐里养王八 - 越养越抽抽”。这样的企业也是不健康的。
当然可能还有其他判断标准,这些是主要的。要不要投资这家企业,要不要为这家企业打工,关键看这几个指标。
孔子说,“危邦不入,乱邦不居”就是这个道理。
一个企业是否健康,不是由任何人的感觉来确定的,不应该是主观的而应该是非常客观的评价。
更重要的一点是,企业作为一个“人工生命体”是没有自愈能力的!它需要管理者为它注入生命和活力。
Copyright ©2019-2020 苏州智健汇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19033803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