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识管理

General  knowledge  management

基于国际权威领导力模型和最佳实践,根据企业战略、人力资本等实际情况,针对现有岗位领导者以及高潜后备人才,量身定制领导力发展项目。服务内容包括:搭建基于领导力素质模型的选拔、发展、测评体系;提供课堂培训,领导力发展教练、行动学习、导师制等多种发展解决方案。


脱下你的“外套”



脱下你的“外套”

 

2016.0106

 

文|王家骢

 

(昨天在发此文时漏掉后面的一段话,所以今天补上后,重发)


一会我与大家分享另外一个故事,从“我是一件外套”到我有一件外套,如何从一个人的行为看一个人的思维。

 

每个人都有童年。你是否记得儿时出去与小朋友玩之前,父母总是习惯地叮嘱一句“别打架”?西方人会说“have fun”。

 

你是否还能够记得,如果把这句话当成耳旁风,出去玩没多久就会跟小朋友吵一架,或者被别人打个鼻青脸肿,被胖揍一顿回家?

 

为什么父母总是要叮嘱这句话?难道他们真的是啰嗦还是另有原因?

 

现代心理学证明父母这么说还真的不是啰嗦,而是有深层次的心理学原因。

 

我们听说过心理学的一个概念,叫心理暗示。父母的叮嘱实际上是给孩子一种心理暗示。教练技术把它称之为设定一个内在状态。一旦你给自己设定一个心理状态之后,这个设定会伴随你一天。

 

比如说,早晨起来你给自己设定的状态是“开心”,那这一天活得会相对美好。如果你给自己设定的状态是“倒霉”,出门就会踩一脚狗屎。人的心态与物理学相反,不是正负相吸,而是正正相吸,负负相吸。正能量会吸引正能量,负能量会吸引负能量。老百姓说:想什么,来什么。孔子说“我欲仁,斯仁至矣”。

 

设定状态的方法有很多。学习U型理论时,奥托教授也举了一个例子。

 

他说,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把自己的想法,意见看成是自己的一件外套。穿在身上,它就与我们成为了一体。我们给自己设定了一个状态,一种心理暗示,这件套就是我,我就是这件外套,攻击这个外套就是在攻击我。

 

有了这种心理认定,沟通的态度会变得防御性很强,我要defend我的外套。沟通的态度是辩论是的,甚至会吵架。

 

想像一个动作,把这件外套脱下来,挂在椅子背上,我们就可很客观地观察这件外套。把我与自己的意见分开。你不同意我的观点,不是你在反对我,而是对这件外套,对这个意见有不同的认知。这是时候的沟通与交流才会是客观的,愉快的。

 

一个小小的动作就给了自己一种心理暗示,给自己设定了一种状态。

 

德鲁克是一个非常严谨和传统的教授。讲课前,他总是穿着西装,打着领带与学生交谈。但是每个学生都知道德鲁克什么时候会开始正式授课。他的动作就会提醒大家。

 

无论是什么季节,开讲时,德鲁克的第一个动作就是脱下自己西装外套。然后,他才操着有浓重维也纳口音的英文开始授课。

 

我想,他老人家是用这一细微的动作暗示,今天是来讨论的,不是来辩论的。他用这个小小动作为每个人设定了一种内在状态。

 

在企业中,如果你是老板,与下属讨论问题时,是否可以暂时脱下你的外套?


Copyright ©2019-2020 苏州智健汇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  苏ICP备19033803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