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识管理

General  knowledge  management

基于国际权威领导力模型和最佳实践,根据企业战略、人力资本等实际情况,针对现有岗位领导者以及高潜后备人才,量身定制领导力发展项目。服务内容包括:搭建基于领导力素质模型的选拔、发展、测评体系;提供课堂培训,领导力发展教练、行动学习、导师制等多种发展解决方案。


读懂《管理的实践》五










读懂《管理的实践》(五)

 

2016.09.16

 

文∣王家骢

 

如果你只有时间读一本管理的书,那就去读《管理的实践》。如果你觉得阅读、理解有困难,那我帮你读懂《管理的实践》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 

今天跟大家聊《管理的实践》第四篇“西尔斯公司的故事”

 

到目前为止,我们已经用四个篇幅介绍了,一)彼得德鲁克1985年为该书写的《自序》;二)“管理层的角色”;三)“管理层的职责(工能);四)”管理层的挑战。

 

我在第一天的分享中就说过,要想读懂《管理的实践》必须读懂这篇《自序》,同时将这本书与《成果管理》,《创新与企业家精神》,《卓有成效的管理者》,《动荡时代的管理》结合着读。因为彼得德鲁克的管理思想是一个完整的体系。这些著作对《管理的实践》中提出的问题又做了详细的讲解。

 

二、三、四讲的内容,用彼得德鲁克的话说是管理的“概述”。它们分别介绍了管理层的角色(管理者是赋予企业生命,为企业注入活力的人),管理层的功能(管理层有三大功能:管理企业,管理管理者,管理员工和工作)以及管理层的挑战(如何管理一家动态的公司,一家即要扁平化又要集中决策的组织)。

 

从今天开始与大家分享管理者如何履行自己的第一个职责:管理企业。如何管理企业时,彼得德鲁克从讲述西尔斯公司的故事开始。(该书的第四章)

 

作为一名管理者,我们不仅仅要学会讲道理,更重要的是要学会讲故事。在听故事时,也要学会倾听,然后从中总结道理。每一位管理者都应该成为故事高手。关于故事的作用和力量,大家可以参照《人类简史》。

 

彼得德鲁克不愧为大师,他是真正的讲故事高手。他讲的故事不仅情节引人入胜,同时可以让学习者了解管理的真谛。

 

西尔斯公司发展的历程是彼得德鲁克在《管理的实践》中讲的第一个故事,也是最成功的商业管理案例。

 

关于西尔斯的发展历程大家可以读原文,细节不在这里赘述。重点来看看我们可以从西尔斯公司的故事中学到什么。

 

彼得德鲁克在第五章中有做总结,我也只是重复他的观点。然顺便再说一说的我的心得。

 

首先,我们可以学到,企业是由人创造和管理的。换句话说企业是“人工生命”。这个人工生命必须由人来“赋予它生命和注入活力”。管理者就是为其注入生命的人。这也是为什么彼得德鲁克说“企业的成功是管理者的成功;企业的失败是管理者的失败”。

 

其次,企业的目的不是追求利润,所以不可以用“创造利润”来解释企业的性质和目的。也许有人会问,企业不追求利润,那它为什么存在?彼得德鲁克说企业的目的是“创造顾客”。

 

从西尔斯公司的故事中我们还可以学到,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,企业必须不断调整自己的战略,不断问我们的客户是谁?他们在哪里?他们认为的价值是什么?我们如何满足他们的需求?等一系列问题。

 

通过回答这一系列的问题,企业可以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,业务内容,组织结构。一个有活力的企业必须是非常灵活、能够不断创新的企业。企业可以转换它的业态,但是不一定转行。不可以脱离原有的客户,起码不要离得太远甚至抛弃原有的客户。

 

西尔斯发家依靠的农民市场,随着社会的变迁,这些农民成为中产阶级,起码他们的消费习惯接近中产阶级。为了能够继续服务这些客户,西尔斯公司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商业模式。

 

最早的西尔斯只是一个投机商,充其量是一个“掮客”,东捣腾一点货物,西捣腾一点商品,今天买一些首饰,明天买一点农业生产资料,没有固定的商品供应渠道,因此也很难有固定的客户群。它不可能成为一家公司。是罗森沃尔德使西尔斯成为一家公司。

 

成为一家公司或企业需要有几个基本条件:1)有客户;2)有市场;3)能够满足某种价值需求;4)有固定的货源。要想成为一家企业,必须创新,将松散的个体变成一个市场。西尔斯的故事为我们揭示了创造公司的“秘密”。

 

让我们来看一看西尔斯是如何成功地建立起一家企业的。

 

前面说过,一家企业必须符合四个基本条件,有客户,有市场,有某种价值需求,有固定的货源。

 

西尔斯有客户,起码是潜在的客户,他们是那些分散在农村的农民。由于这些人居住的过于分散,无法构成一个市场。所谓市场,就是聚集地。农民有需求,但是因为过于分散和交通不便,现有的零售商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。农民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。

 

农民的收入不高,但是他们人口众多。积沙成山,如果将这些零散的需求组织到一起,那将是一个巨大的市场。同时,西尔斯必须能够组织到足够数量的,农民可以接受的价格的商品。

 

对农民来说邮购有风险,因为他不能直接面对供货方。为了能够让农民买的放心,西尔斯还要制定“无理由退货”的政策。

 

同时还要有渠道。邮购是西尔斯建立渠道的方法。

 

早期的西尔斯是邮购公司。它的商业模式非常类似今天的互联网公司。只不过互联网公司不再使用“商品目录”,而是网站。但是它仍然由物流中心,配送中心,送货人员等。

要想成为一家企业,就必须有组织。将不同的专业人员组织到一起,来满足公司业务的需要。西尔斯需要有销售人员,财务人员,商品目录的美工设计人员,要有配送中心及其中心的管理人员等等。组织建设是企业管理的重要职能。这也是管理者的第二个功能,即管理管理者。

 

西尔斯并非一下子就成为上个世纪美国最大零售公司的。它经过几次的转型。西尔斯的第一次业务转型是在上个世纪初,第二次转型则是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。伍德将军看到市场的变化,农民不再是独居在乡村的群体,汽车的出现,让交通出行变得便利。他们要到城里看看城市人是如何生活的,他们要学习城市人的生活方式(life style)。注意到这种变化,伍德将军开始建立零售店,选择城乡结合部建立大型购物中心。这种创新改变了美国的城市布局。充分体现了“企业是经济社会的创造物,也是经济社会的创造者之说”。

 

西尔斯公司的成功的案例引申出了管理的经典三问,八个组织目标以及MBO的管理方法。

 

我们明天继续。



 


Copyright ©2019-2020 苏州智健汇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  苏ICP备19033803号